保險分兩大類: 雜險和人壽險,雜險就是- 車險、火險、意外險、屋險、工業險等等,人壽險就是- 人壽險(廢話)、重大疾病險、醫療險、個人意外險、儲蓄險等等。保險有如車子,類型多,同樣是交通工具,但各有各的功能,一個單身上班族買七人MPV是浪費,一個六口家庭買輛跑車是不智,所以七人MPV、跑車是不好的產品嗎?不是,只是不適合他們需求的產品罷了。
大馬的人壽險公司產品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, participating 和 non-participating 產品,participating 產品的意思是說這產品是享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,說白一點就是公司賺錢保客"有得分",non-par 產品就是公司賺錢與否都關你 Q 事...。par 產品就有: 傳統壽險、分紅保險、儲蓄保險等,而 non par 產品就有: 定期保險、投資型保險、婦女保險、醫療險、MRTA等。並沒有不好的保單,它們都是經過 Bank Negara 核準的,只有適不適合你的保單,而人生不同時段有不同需求,所以一個有規劃的人生不可能一生只買一份保單。
而雙喜媽這遍有趣的健保与年齡無關留言里談到的 Investment-link(投資型保險) 就是 non-participating 產品,而 PRUhealth 是 Investment-link 里的一個附約醫療險。而訪客"恩轩至佳"的留言"不要買 investment link,投資是投資,健保歸健保,不要做無谓的浪费喔! ",其實是不付責任的說法,(一)他是否專業代理?給的是不是專業意見?(二)他有沒有去解了雙喜媽的需求?(三)他是因什麼理由去叫人別買投資型保險?無谓的浪费在那里?(四)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投資很行,有多行?買股票會不會去訪問該公司的管理層,探討該公司的潛能?若不,難免是門外漢在誤導他人。
傳統壽險和投資型保險之主分別為;
用樣是約滿有回酬(有錢拿回): 傳統的- 依約固定,公司決定有無分紅 / 投資型的- 依市價決定。
傳統的-公司收了的錢,投資方面完全是黑箱工業,保客沒有決定權 / 投資型的- 保客可自行決定投資方面的基金類型,而基金是獨立的,和公司賺不賺無關系。
傳統的- 較貴,平均保費,保費固定 / 較便宜,自然保費,越年輕越便宜,越老越貴。
買保險有四個主要的不能忽略,人壽、重大疾病、醫療和意外,保障為主,回酬和其他的為次要,別本末倒置。凡舉有回酬的保單,你交的保費公司在扣除保險成本 (Insurance Charges)之後,都是拿去投資的。傳統的- 公司賺了之後只分一部份給保客,投資型的- 扣除保險成本後,餘額都是保客的錢,公司會從基金內扣除 1 ~ 1.5% 的管理費。所以"投資是投資,健保歸健保"這句話是誤導人的術語,多是只賣傳統保險的代理攻擊投資型保險的說法(賣投資型保險需考另一張紙,傳統保險代理的佣金 較高),想把投資和健保分開,買沒回酬定期保險(Term Insurance)吧!但買定期保險長期來說反而更貴。
一位三十歲女子,辨公文員、不吸煙、健康、家庭成員沒重大疾病歷史為例,若保費每月一百五十元,買投資型保險人壽保額可以去到三百千馬幣,而買同樣的保額傳統壽險的保費可貴多了,雖然投資型保險越老越貴(每月保費照舊,格外費用會從投資餘額里扣),但這類保險可以調整,因五、六十歲有了一定的儲蓄,孩子經濟獨立,壽險保障的需求低了。所以投資型保險是適合一些沒太多資金,但卻有大保額需求,想同時「保障 + 投資+儲蓄」的年輕人來說,最為適合。而傳統保險較適合年紀大、非常保守、完全不能承受投資風險、想短線操作的人。
最後,只有四种人不用去認識保險,
- 非常有錢,隨時拿得出一、兩百千(我比你公司還有錢!保什麼?)
- 神算,算到自己這一生人沒意外、沒疾病、死時身邊親人不需他的錢。(比精算師還行)
- 有了重大疾病、快死了(全世界找不到想賠錢的正常公司)
- 已經在地下六尺了...
6 則留言:
解釋得真好,又懂了多一樣東西,謝謝;-)
谢谢,你说得很平民,着容易理解的多了。
"Investment-link(投資型保險)就是non-participating產品"
在下有点混淆。Investment-link不是公司拿保户的钱去投资,有赚保户就有得分吗?怎是non-participating呢?
fox, 帽子比头大的人: 客气、客气
Piew: Investment-link 是non-participating產品,公司只是代保戶投资,替保戶管理,保戶並不會分公司本身賺的錢。non-participating 是代表"沒"在公司的營績參一腳,並不是約滿有沒有錢拿回的意思,這樣說可以明嗎?
听君一席话受益良多也,多谢分享!
噢,明,谢!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