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五, 10月 12, 2018

人類的起源

曾經看過一些不認同達爾文演化論的網民反駁說:「如果人類是從㺅子進化過來的,哪為什麼還會有猴子?」咳!⋯我很想介紹他看兩本書,美國人賈德.戴蒙的「第三種猩猩」和韓國人李相僖的「人類的起源」。看完至少會明白猴子是有尾巴的,人猿沒有。人類也不是從人猿演化的,只不過人類和人猿由共同的物種演化。
之前介紹過翁大夫推薦的「第三種猩猩」,這次讓我談談這本「人類的起源」。作者李相僖畢業於首爾大學考古美術史學系,於美國密西根大學人類學系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,現任教於加州大學人類學系教授。「第三種猩猩」對初次接觸人類史的讀者,可能有一點點深,這本「人類的起源」就顯得親民多了。作者的寫法簡單易懂,用詞風趣幽默,實在是人類學知識的入門好書。
隨手記下書內的要點讓大家參考:
》至今人類史學家都還沒對「最早出類的人類」達到共識,比較有可能的幾位候選佳麗是:東非的阿法南方古猿「露西」(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)、湖畔南方古猿(austropithecus anamendis)、中非的查德沙赫人(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)、東非的圖根原人(orrorin tugenensis)和衣索比亞的始祖地猿(ardipithecus ramidus)。
》人類演化出碩大腦袋之前,就已經能用雙腿站立並行走。
》阿法南猿的骨盆、股骨和膝關節的形狀,皆顯示了直立步行的跡象。此外,累托你遺跡的「雙足弓」足跡化石,更清楚留下了雙足步行的證據。雙足弓人類腳掌獨有的特徵:縱向足弓支撐雙腳向前奔跑,橫向足弓位置左右搖擺時的平衡,兩者都能緩衝腳掌與地面接觸時的衝擊力度。
》大多數動物寶寶的頭部通常比母體產道窄,人類卻相反,注定人類分娩時的痛苦。500萬年前的早前人類與類人猿相似,分別只是人類以雙腳走路。後來人類腦部容量從450毫升演化成200萬年前的900毫升,10萬年前增加到1400毫升,但體型大小從200萬年前就變化不大。為了產下大頭嬰兒,人類的骨盆應該要寛,母體產道才能寛。但若要平穏直立步行,骨盆反而要窄,雙腳才能快速前後移動:雙腳間距太開,行走時身體容易晃動,耗費不必要的能量。人類的演化選擇了後者,所以只好辛苦母親們了⋯
》人類食肉的能力與習慣是後來環境變化才演化,人體演化出「載脂蛋白」(apolipoprotein)後才有辦法消化油膩的食物。在人類還未發展到運用工具之前,根本沒辦法狩獵,當時的脂肪和蛋白質來源,只能靠猛獸吃飽離開後留下的殘渣。殘渣的骨頭中含骨髓,顱骨內還有腦髓,這些都是營養豐富的脂肪。長期攝取高脂肪丶高熱量,使腦袋慢慢變大。
》幫助人類消化肉類,使血液清澈的在載脂蛋白,與阿茲海默症丶腦中風等老年疾病有相當大的關聯。演化生物學有個「基因多效性」(pleiotropy)的論點,假設某個基因的功能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是對人類有益的,但同一個基因到了老年時卻變成有害的,那麼,對兒童與青少年有益的基因會優先被人體所選擇。如果改吃素,可以遠離年老罹病的危險嗎?不行,既存的遺傳基因不會消失,吃素無法成為解決之道。
》人類因為演化出雙腳行走,才空出一雙手,才會使用工具,才能稱霸生物界。但人類在走路時,身體必須打直,而絕大部分的體重就會先施加在腰與骨盆上,然後才轉移至雙腳,雙腳交替前進更必須以單腳來支撐體重。四隻腳走路的動物可以將體重平均分散於四肢,人類郤不能,這就是說人類年老時飽受腰部和膝蓋疼痛的折磨。
》兩足步行同樣會增加心臟的負擔。四隻腳走路的動物心臟位置高於身體大部分的部位,在地心引力的牽引下,很容易就能將血液傳送至身體各個角落。雙腳站立的人類,心臟的位置在身高一半再高一些,頭部、胸部、肩膀和手臂的位置都比心臟高。人類大得驚人的腦袋,所需能量估每日總攝取量的20%(正在發育的孩子佔50-60%),還有和地心引力的對抗,這對心臟來說都是負擔。相較於其他動物,人類因心臟病而死亡的機率更高。
書內還有很多有趣的論點不能一一盡述,對人類史有興趣的朋友,推薦可把這本放在你的訂書單內。
順便送上【非洲露西】與【美國露西】圖一張,海報上的什麼人類腦部只用了10%,後來科學家證實只是個美麗的誤會。


沒有留言: